你的位置:靠谱极速赛车信誉群哪里有 > 新闻动态 > 大唐往事(359):李隆基的‘三板斧’
发布日期:2025-03-07 16:13 点击次数:176
领导风格有两种,一种举重若轻、抓大放小,一种举轻若重、大小通吃,不好说谁对谁错,只能说前面一种轻松点,后面一种辛苦点。前面一种的典型是李世民,他曾经自夸:'朕为人主,常兼将相之事。’总裁把部门领导的事给干了。武则天也差不多,告密者'虽农夫樵人,皆得召见’,相当于一个董事长成天接见基层员工。
李隆基和他们不一样,他是典型的抓大放小,有个例子,说某天姚崇向他汇报一批低级干部的任用,'上仰视殿屋,元之再三言之,终不应。元之惧,趋出。’任你怎么请示,他就是不答理,把姚崇搞毛了,不知道究竟犯了什么错,赶紧退了出去。
李隆基最宠信的宦官高力士在一旁,他看不下去,说:宰相汇报工作,皇上您好歹给个话呀。
“上曰:'朕任元之以庶政,大事当奏闻共议之,郎吏卑秩,乃一一以烦朕邪!’”
我用你做宰相,是商量国家大事的,小问题都来烦我,那还要你干啥?高力士后来找个机会,到宰相办公室和姚崇一解释,'元之乃喜,闻者皆服上识君人之体。’大家都赞叹,李隆基这个领导当得明白。
其实这个事吧,只能说明一个问题:李隆基和姚崇配合不错。
领导哪些事该管哪些事不管,并没有一个定数。作为帝王,干多干少不是最要紧的,最要紧的是不能让底下摸到规律。摸到规律,他就掌握主动,老大不掌握主动,离出问题也就不远了。
不过现在李隆基才上台,不到谈规律的时候。他现在要做的,是打破各种陈规陋习。
他抓了这么几件事:
一是整顿干部秩序。
专制王朝,皇帝凭喜好用人不可避免,但从武则天起,开始大规模任用编外干部(试官),中宗又搞'斜封官’,官员任命不走正规渠道,干部政策长时间处于混乱状态。姚崇一上台,给李隆基提五条建议:'请抑权幸,爱爵赏,纳谏诤,却贡献,不与群臣亵狎;上皆纳之。’头两条就跟干部秩序有关。
开元元年(713年)十二月,'敕:都督、刺史、都护将之官,皆引面辞毕,侧门取进止。’
高级干部上任前,皇上召见面谈,这本来是个常规操作,但面试完后不直接上任,而是在外面等结果,这就不一般了。
第一,这从一种礼仪,变成有实质意义的考核;第二,不但这些面试的领导干部要小心,主考的李隆基也要用心。你要熟悉这些人的情况吧,提问题要问在点子上吧,不然怎么打分呢?这些都要大量的准备工作,偷懒是不行的。从这个细微的变化,可以看出:李隆基准备好好抓下吏治了。
开元二年,李隆基二哥李成义想提拔一个手下当处长('申王成义请以其府录事阎楚珪为其府参军〈正七品〉’),李隆基已经口头同意。
“姚崇、卢怀慎上言:'先尝得旨,云王公、附马有所奏请,非墨敕皆勿行。臣窃以量材授官,当归有司;若缘亲故之恩,得以官爵为惠,踵习近事,实紊纲纪。’事遂寝。由是请谒不行。”
第一,按姚崇他们的说法,之前这种王公贵族私自用人的事不是没有,只是要需要办理正式手续;第二,借这个事他们进一步提出,用人的事最好让用人的部门来管,不要皇上一句话就给某个人当官。
李隆基认为他们说得对,于是这事就黄了。连皇上老哥都没给面子,其他人再开口,就要掂量掂量,走后门的风气起码得到一定程度扭转。
图片
睿宗诸子
几个月后,再次下达指示:'悉罢员外、试、检校官,自今非有战功及别敕,毋得注拟。’这次动作相当大,算是对武则天以来,混乱的干部政策作了一次大纠正。
二是整顿法治。
法治也是在武则天手上搞乱的,发动告密、任用酷吏,不但滥杀无辜,而且搞坏了风气。
同样在开元二年,'上思徐有功用法平直,以其子大理司直惀为恭陵令。窦孝谌之子希瑊等请以己官爵让惀以报其德,由是惀累迁申王府司马。’
当年李隆基的生母德妃被武则天杀害,有人罗织罪名,要害德妃的母亲庞氏,其子窦孝谌,也就是李隆基的舅舅,跑去找徐有功申诉,徐有功冒杀头风险保住庞氏性命,自己也丢了官。李隆基想起这个事,给徐有功的儿子徐惀升官,窦家子孙也提出要报恩,最后一家伙给徐惀升到部级干部(四品)。
李隆基做这件事,报恩是其一,同时说明他开始留意法治方面的问题,有借机整治的想法。
当时有个案例:李隆基的弟弟李业,其舅叫王仙童,违法乱纪被抓,李业找他求情。'先天政变’中,李业是出了力的,又是兄弟又是功臣,李隆基便下令重审案子,意思想从宽处理。
“姚崇、卢怀慎等奏:'仙童罪状明白,御史所言无所枉,不可纵舍。’上从之,由是贵戚束手。”
能不能遵纪守法,最主要看上面,有势力的人都逃不过刑罚,其他人谁敢违反?
李隆基做的第三个事,是扭转风气。
本篇修订版,请关注微信公众号' 一分钟神思漫游’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上一篇:先谈一谈上海队代理主教练卢伟,再聊一聊北控队对阵广东队的比赛
下一篇:没有了
Powered by 靠谱极速赛车信誉群哪里有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